化脓性中耳炎
一、急性化脓性中耳炎
(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本来并没有过化脓性中耳炎的疾病,而较近呈现的中耳急性化脓性炎症。病程在二个月以内。在前期,主要是耳痛、发热、头痛、耳内流脓量多,并影响听力。查看有鼓膜显着充血,若现已穿孔,则有脓液外流。)
1.抗菌消炎:青霉素类静脉滴注。并可合作红霉素0.5g,或交沙霉素0.4g,2~3次/日,口服。或依据药敏实验选用抗生素。剂量应足,阶段够长,一般用至鼓膜充血消失。
假如运用西药医治三天以上作用欠好,应当考虑改用其他抗生素,或许加用中药医治。(中药一般没有抗药性;并且关于现已呈现抗药性的人来讲,或许体质误差,对药物不灵敏,更宜加用中药医治。假如不是很严重的感染,用中药内服替代西药打针,其作用也是必定的。)
2、外治法:
滴鼻法:病初起时以1%麻黄碱生理盐水滴鼻,以利咽鼓管引流晓畅。
鼓膜切开:鼓膜红肿外突而未穿孔,或穿孔过小引流不畅时,应切开鼓膜,以利引流。
清洁法:耳道流脓时,应以3%洗耳液或淡白醋(醋、凉开水参半)清洗耳道,再施以滴耳或吹耳法。
滴耳法:①止痛:耳内疼痛,鼓膜未穿孔者,可滴入酚甘油止痛。②解毒、消炎:鼓膜已穿孔溢脓者,以黄连滴耳液或0.25%氯霉素液、0.3%氧氟沙星(泰利必妥)滴耳液、复方新霉素滴耳液之类滴耳,每日3~5次。
吹耳法:鼓膜穿孔后,溃孔不小于绿豆大者,可吹入粉剤类药物,1~2次/日。
外敷法:耳后乳突区压痛乃至红肿者,部分外涂紫金锭, 或醋调满意金黄散外敷。
3、手术医治:已产生乳突炎,应适时行单纯乳突凿开术,彻底铲除病变安排,使引流晓畅,以防备并发症。
二、缓慢化脓性中耳炎
缓慢化脓性中耳炎一般分为三个类型。
1、单纯性化脓性中耳炎(无骨质损坏、无听小骨损坏、无胆脂瘤。鼓膜穿孔较小或中等,分泌物无气味,听力减退轻度):以部分医治为主(洗耳、滴药或滴药),伤风加剧后,能够考虑内服消炎药物。待炎症消除,至少中止流脓三个月,通过查看鼓室枯燥,咽鼓管功用正常,鼻腔无显着疾病,能够行鼓膜修补手术,然后得以全愈,不再流脓,听力康复根本正常。 假如现已修正未愈,能够重复修正,条件是咽鼓管功用正常,中耳腔枯燥无炎症。假如以往修正,再因病引起穿孔,能够在满意这一条件时再行修正。
2、有听小骨损坏的中耳炎(杂乱型中耳炎、也称骨疡型中耳炎):一般为鼓膜大穿孔,或并发鼓室肉芽、息肉。消炎同上述,或简易手术去除肉芽、息肉。待炎症消除,至少中止流脓三个月,通过查看鼓室枯燥,咽鼓管功用正常,鼻腔无显着疾病,能够行听力重建手术,使听力有较好康复(一般难以彻底康复正常听力);并使炎症不再发生。
3、有乳突炎,或有胆脂瘤:应当手术为主,并定时复查,以铲除手术腔的分泌物,不使炎症复发。术腔枯燥后,依据具体情况,依然能够考虑进行鼓室成形术,装置听小骨,以改善听力。
4、假如缓慢化脓性中耳炎总是难以干耳,或手术后术腔总不枯燥,乃至经常性有分泌物,则应当加强部分整理次数,或改善部分的办法,并能够合作服中药调度,治以扶正祛邪,能够加速好转,使分泌物尽早洁净。